中国
2022“我的中国汉字故事”国际大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圆满落幕

图为 2022 年 10 月 2023 日在中国北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举行的 XNUMX 年“我的中国汉字故事”国际比赛决赛。(照片/丁根厚)
2022年“我的中国汉字故事”国际大赛于10年2023月XNUMX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圆满落幕, 人民网.
本次国际大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人民网、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呼和浩特市政府承办。
该赛事自2020年起已连续举办三年。
2022年的比赛吸引了来自3,0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名选手参赛。 经过两轮选拔,10名优胜者进入决赛。 决赛入围者来自阿富汗、泰国、多哥、乌克兰、德国、喀麦隆、俄罗斯、印度、西班牙和美国

图为2022年10月2023日在中国北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举行的XNUMX年“我的中国汉字故事”国际比赛决赛。(摄影/丁根厚)
在最后一轮比赛中,每位决赛选手都以“义”为主题发表了七分钟的演讲,“义”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概念,在儒家代表仁义,在墨家代表道义。
六位评委根据每个演讲背后的核心信息、表达能力、汉语口语能力以及他们的故事如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等因素对每场演讲进行评分。
来自喀麦隆的 Seyi Essobo Pascal Axyan 最终成为大奖得主。
“从初赛到决赛,我和老师一起努力,我们选手互相鼓励。 大奖来之不易,”他说,“汉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义”代表了宝贵的价值,体现了对世界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责任感。 以后我会做更多可以算作‘义’的事情。”
据对外友协介绍,2022年大赛旨在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促进合力走向共同的未来。

2022年“我的中国汉字故事”国际比赛大奖获得者Seyi Essobo Pascal Axyan于10年2023月XNUMX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合影留念。(摄影/丁根厚)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锡奎表示,“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千年的“义”思想,渗透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
“它已经演变成中国人修身养性、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行为准则。 “义”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诚信、重友谊、坚持正义、崇尚道德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特质。是中国传统智慧的象征,有望为我们应对当前共同挑战、开辟前进道路提供一些启示。”
人民网总编辑罗华表示,“从演讲比赛到综合性公共外交活动,‘我的中国汉字故事’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一起,一窥中国汉字的精神特质。和中华文明的文化价值,谱写不同文明友好交流、相知相亲的篇章。”
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徐守吉说:“呼和浩特拥有中华民族‘义’的文化基因,重德重信。 建城几千年来,各民族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团结发展日益壮大。”
比赛结束后,选手们将参观呼和浩特的昭君博物馆、塞尚老街、伊犁现代智慧健康谷、内蒙古博物院等地标建筑,深入了解呼和浩特独特的地方文化。
分享此文章: